
拨开历史迷雾:开国功臣们的兔死狗烹
作者:沈贤亭 分类:其他类型 状态:连载中 更新时间:2023-11-27 18:32:10
最新章节:
历史上一群开国功臣,却意外拥有惨死的共同命运。商鞅被车裂、李斯被腰斩、蓝玉被扒皮……究竟为何他们会走向这样的结局,这个专栏为你揭秘开国功臣们的兔死狗烹。 他们都有同一个身份:帮助君王定鼎江山的开国功臣。
他们也都有同样的命运:死得很惨!
若论死法,商鞅第一个举手:我可是被车裂的!
李斯不服:我可是被腰斩的!
韩信不屑:你们这都算啥?我可是被装在布袋里让宫女拿竹签当作利器被活活戳死的!
蓝玉表示:你们这都小儿科,我可是一整张皮被完整扒下来的……
若要论他们死前的遗言,无不充满着悔恨。
李斯说:「早知今日,何必当初,好怀念当年在上蔡老家和你们在郊外打猎的日子啊!」
韩信说:悔不听当年蒯通的计谋啊!
刘文静说:古人说高鸟尽,良弓藏,看来此言不虚啊!
文种淡定地说:我就说嘛,以后的历史若是讲到忠臣的结局,必然会拿我的下场当比喻!
究竟为何他们会走向这样的结局,本专栏为你揭秘!
【鸟尽弓藏,兔死狗烹的「先驱者」——越国谋臣文种之死】
文种的案头上摆着两样东西,一封是早已隐居的范蠡写给他的信,内容是「飞鸟尽,良弓藏;狡兔死,走狗烹。敌国破,谋臣亡。越王为人长颈鸟喙,可与共患难,不可与共乐。子何不去之?」另一样东西则是勾践赐给他的宝剑,上面刻着「属缕」二字,而正是这把剑,结束了吴国功臣伍子胥的生命,同时也结束了吴国的国祚……
【其身虽死,其法永存——秦国变法功臣商鞅之死】
到底是什么原因,让商鞅萌生了在秦国变法的念头,而不是跑到齐、燕、赵、韩等国实施变法,真的是广阔秦国,大有作为?还是另有隐情呢?而秦孝公又为何会采纳商鞅的变法政策,并且君臣二人坚持将新法力行实践数十年呢?之后继位的惠文王嬴驷又如何只杀了商鞅其人,而并没有废除新法呢?
一切的一切,还要从商鞅最早的履历说起。
【利己主义者的典型——秦朝丞相李斯之死】
身为大秦的开国丞相,李斯无疑是功臣,身为法家的代表人物,李斯无疑为「法」的推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,但他却因为一己之私,把自己亲手建立的王朝推向了深渊……
据说李斯在受刑前回想起了自己的一生,和次子叹息道:「早知今日,何必当初,好怀念当年在上蔡老家和你们在郊外打猎的日子啊!」
【我,就是不懂得低调——西汉开国功臣韩信之死】
据说韩信在被贬为淮阴侯软禁在长安时,刘邦还时不时地会去找他聊天。
「你说,朕这个指挥能力,最多能带多少兵马?」一天,两人讨论起了兵事,刘邦先问道。
「陛下么,最多带十万兵马。」韩信如实答道。
「什么?老子就配带十万人马?那你韩信呢?」刘邦不服。
「我韩信带兵,多多益善!」此话刚出,刘邦的脸色极为难堪,韩信随即补了一句:「但陛下能驾驭我们这些将领!」
韩信类似这样的高调场景,不胜枚举,而正是这样的「高调」,激发了刘邦的「杀心」……
【一场醉酒引发的血案——唐朝开国功臣刘文静之死】
「太原起兵时,你裴寂不就是当年给陛下(李渊)拉皮条玩仙人跳的主么,而我当年可是跟秦王(李世民)一起制定战略计划的人啊,没我的谋划,能有你裴寂和大唐的今天?」
在唐朝开国后,身为功臣的刘文静一直因待遇不公而愤愤不平,而一场和兄弟的普通酒宴,却因其醉后口出狂言而引来了一场杀身之祸……
【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丞相——明朝开国功臣胡惟庸之死】
作为丞相,胡惟庸要处理许多政务,但对于一些涉及生杀废黜的大事,按流程是一定要向朱元璋请示汇报的。但他并没有这样做,外加上平日里拉帮结派,打击异己,导致君权和相权的矛盾越发激烈,直到无可调和……
【给你自由过了火——明代「周亚夫」蓝玉之死】
领兵南征,北上破元,平定西南,蓝玉的功劳不可谓不大,但就是因为仗着功劳大,蓝玉也愈发交横跋扈,居功自傲,这令正在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朱元璋深感不安,而随着太子朱标的意外死去,身为太子妃舅父的蓝玉,同时也是太子朱标的武人班底之一,蓝玉的地位愈发岌岌可危,然而他却没有发现,自己早已难逃一死……
【生前荣耀显赫,死后掘墓鞭尸——大清第一王爷睿亲王多尔衮之死】
他是大清第一王爷,一生有两次机会与皇位擦肩而过,他为清朝入关定鼎中原立下了汗马功劳,被尊封为皇父摄政王,一人之下,万人之上。然而他却在死后被追夺一切封典,掘墓鞭尸,直到百年后的乾隆发布诏令,为其翻案,有清一代对他的评价才算有了定论。
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