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中国漫行记
作者:译言古登堡计划 分类:其他类型 状态:连载中 更新时间:2023-11-27 18:32:11
最新章节:
第 1 节 序
100 年前的中国是什么样子?这里给你展示的是游离于历史课本之外的、关于 100 年前中国的故事。作者肯德尔是美国马萨诸塞州威尔斯利学院的历史学教授,她在 1913 年辛亥革命前夕抵达中国,自云南取道四川、湖北,而后一路北上,穿越蒙古大漠,耗时约半年。这里记述了她这次旅行的见闻及感受,以及大量沿途拍摄的图片,是非常珍贵的罕见的早期对中国的观察。 专栏简介 本专栏是一部百年前的游记,写于 1913 年,是当时为数不多的涉及中国西部和蒙古地区的记录。 漫行记中既有对风景和民俗的描绘,也有对时局和人性的比对。沿途目睹中国新旧时代间之冲击、转换、并存、融合等种种景象,既是作者心之所愿,也属偶然所得。 伊丽莎白·K·肯德尔是美国马萨诸塞州威尔斯利学院的历史学教授。她踏上中国西部旅程的因由,从根本而言在于对新奇特异、与自身背景截然不同的风土人情的好奇。 旅途之中,她跋涉逶迤蜿蜒的山川溪谷、穿越宽广美丽的平原沃野、置身繁华喧闹的城镇市井、露宿广袤无垠的蒙古大漠。 专栏特色 作者以一个外国人的身份和视角,亲历百年前中国内地西南及蒙古地区的沿途风景和风土人情。让我们从跳出以往的角度去了解旧中国。 1911 年,与大多数美国人一样,作者对中国人的认识,要么源于书本,要么就是偶然间观察身边为他们洗衣物的广东人——他们沉默不语、难以捉摸,在美国随处可见,又不为人所知。他们漠然的脸庞藏着怎样的谜团?中国之行告诉了她答案。 缓慢地行走,客观地看待,带着宽容与欣赏的态度,深入体验遥远的地域上陌生的民族,她从这群人身上看到的,更多是人性中的共通之处。 千百年来,每一件事在中国都已被重复了许多许多遍;无论在哪里,即使是在最偏远的角落,你也能找到设计得同样精巧的商业体系,对应同样复杂的社会秩序。 !
100 年前的中国是什么样子?这里给你展示的是游离于历史课本之外的、关于 100 年前中国的故事。作者肯德尔是美国马萨诸塞州威尔斯利学院的历史学教授,她在 1913 年辛亥革命前夕抵达中国,自云南取道四川、湖北,而后一路北上,穿越蒙古大漠,耗时约半年。这里记述了她这次旅行的见闻及感受,以及大量沿途拍摄的图片,是非常珍贵的罕见的早期对中国的观察。 专栏简介 本专栏是一部百年前的游记,写于 1913 年,是当时为数不多的涉及中国西部和蒙古地区的记录。 漫行记中既有对风景和民俗的描绘,也有对时局和人性的比对。沿途目睹中国新旧时代间之冲击、转换、并存、融合等种种景象,既是作者心之所愿,也属偶然所得。 伊丽莎白·K·肯德尔是美国马萨诸塞州威尔斯利学院的历史学教授。她踏上中国西部旅程的因由,从根本而言在于对新奇特异、与自身背景截然不同的风土人情的好奇。 旅途之中,她跋涉逶迤蜿蜒的山川溪谷、穿越宽广美丽的平原沃野、置身繁华喧闹的城镇市井、露宿广袤无垠的蒙古大漠。 专栏特色 作者以一个外国人的身份和视角,亲历百年前中国内地西南及蒙古地区的沿途风景和风土人情。让我们从跳出以往的角度去了解旧中国。 1911 年,与大多数美国人一样,作者对中国人的认识,要么源于书本,要么就是偶然间观察身边为他们洗衣物的广东人——他们沉默不语、难以捉摸,在美国随处可见,又不为人所知。他们漠然的脸庞藏着怎样的谜团?中国之行告诉了她答案。 缓慢地行走,客观地看待,带着宽容与欣赏的态度,深入体验遥远的地域上陌生的民族,她从这群人身上看到的,更多是人性中的共通之处。 千百年来,每一件事在中国都已被重复了许多许多遍;无论在哪里,即使是在最偏远的角落,你也能找到设计得同样精巧的商业体系,对应同样复杂的社会秩序。 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