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坐天下:当皇帝好累
作者:张宏杰 分类:其他类型 状态:连载中 更新时间:2023-11-27 18:32:08
最新章节:
序言
读懂了中国皇帝的问题,就读懂了中国。本专栏是知名历史学者张宏杰继《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》《饥饿的盛世》之后的又一力作,作者通过心理分析式的手法讲述了 6 位中国帝王令人唏嘘的一生。他们是天下最自由的人,因为他们的权力没有任何限制;他们又是天下最不自由的人,同样也是因为他们的权力没有边界。 <h2>王莽:从先进模范到乱臣贼子</h2> 刚刚上台的时候,王莽绝没有想到做皇帝。他确实想效法周公,做一个完美的道德标杆。 然而,当民意大潮渐渐涌起的时候,他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。 如果需要自己挺身拯救这些可爱的人民,自己为什么不能献身呢? <h2>杨广:被大业压垮的男人</h2> 他是一个聪明、热情、热爱生活的人,更是一个事业心极强的男人。 如果在大业五年(609)「及时」去世,隋炀帝就会成为中国历史上功业最显赫的帝王之一。 导致他身败名裂的主要原因,是成为「子孙万代莫能窥」的千古一帝的雄心催促他把车开得太快,终于车毁人亡。 <h2>朱元璋:心理咨询记录</h2> 在一定意义上说,朱元璋的心理问题,就是这个民族的心理问题。 另一方面,朱元璋个人,对整个民族心理疾病的恶化又起了很大的作用。 面对这样的现状,解决的办法还应该是中国式的,那就是相信时间,时间和耐心能给我们以最大帮助。 <h2>洪秀全:「上帝第二子」的前世今生</h2> 19 世纪中叶,中国历史巨流之所以出现那个惊天大弯,仅仅是因为被一个乡下年轻人的怪梦轻轻撞了一下腰。 这个梦是如此离奇、如此绚丽、如此怪异,又如此惊悚。 它似乎是上天的一个寓言,预示着它将把整个中国带入一个同样惊悚而狂乱的迷梦当中。 <h2> </h2> <h2>嘉庆:从伟大到尴尬</h2> 从亲政初期的伟大,到谢幕时的尴尬,嘉庆的滑落曲线如此令人叹息。 在全面盘点嘉庆皇帝的统治时,历史书给出的词汇是「嘉庆中衰」,他二十多年的统治,前面连着「康乾盛世」,紧接其后的,则是「鸦片战争」。 大清王朝的不幸,就在于需要伟大人物的时候,坐在这个位置上的却是一个平庸的好人。 <h2>光绪:被「帝王教育」败坏的人</h2> 翻阅翁同龢的日记,我们发现,在大部分读者头脑中,那个清秀、文弱的光绪皇帝,有着完全相反的另一面:暴躁、偏执、骄纵。 事实上,畸形的成长环境中,他的人格始终没有完全发育起来,许多心理特征仍然停留在儿童阶段。 那场著名的改革之所以失败,与皇帝性格中的这种缺陷很难说毫无关系。 <h2>皇帝:最不幸的人</h2> 在中国传统历史上,皇帝不是为国家而存在,相反,国家是为皇帝而存在。 整个国家,就是给皇帝提供服务的庄园;全体臣民,都是皇帝一家人的奴隶;一切制度安排,都以皇帝一家的利益为核心。 「皇帝」对于传统中国的重要性,从这个事实可以看得更清楚,浩如烟海的中国史,归纳起来只记载了两件事: 夺取皇位和保护皇位。 !
读懂了中国皇帝的问题,就读懂了中国。本专栏是知名历史学者张宏杰继《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》《饥饿的盛世》之后的又一力作,作者通过心理分析式的手法讲述了 6 位中国帝王令人唏嘘的一生。他们是天下最自由的人,因为他们的权力没有任何限制;他们又是天下最不自由的人,同样也是因为他们的权力没有边界。 <h2>王莽:从先进模范到乱臣贼子</h2> 刚刚上台的时候,王莽绝没有想到做皇帝。他确实想效法周公,做一个完美的道德标杆。 然而,当民意大潮渐渐涌起的时候,他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。 如果需要自己挺身拯救这些可爱的人民,自己为什么不能献身呢? <h2>杨广:被大业压垮的男人</h2> 他是一个聪明、热情、热爱生活的人,更是一个事业心极强的男人。 如果在大业五年(609)「及时」去世,隋炀帝就会成为中国历史上功业最显赫的帝王之一。 导致他身败名裂的主要原因,是成为「子孙万代莫能窥」的千古一帝的雄心催促他把车开得太快,终于车毁人亡。 <h2>朱元璋:心理咨询记录</h2> 在一定意义上说,朱元璋的心理问题,就是这个民族的心理问题。 另一方面,朱元璋个人,对整个民族心理疾病的恶化又起了很大的作用。 面对这样的现状,解决的办法还应该是中国式的,那就是相信时间,时间和耐心能给我们以最大帮助。 <h2>洪秀全:「上帝第二子」的前世今生</h2> 19 世纪中叶,中国历史巨流之所以出现那个惊天大弯,仅仅是因为被一个乡下年轻人的怪梦轻轻撞了一下腰。 这个梦是如此离奇、如此绚丽、如此怪异,又如此惊悚。 它似乎是上天的一个寓言,预示着它将把整个中国带入一个同样惊悚而狂乱的迷梦当中。 <h2> </h2> <h2>嘉庆:从伟大到尴尬</h2> 从亲政初期的伟大,到谢幕时的尴尬,嘉庆的滑落曲线如此令人叹息。 在全面盘点嘉庆皇帝的统治时,历史书给出的词汇是「嘉庆中衰」,他二十多年的统治,前面连着「康乾盛世」,紧接其后的,则是「鸦片战争」。 大清王朝的不幸,就在于需要伟大人物的时候,坐在这个位置上的却是一个平庸的好人。 <h2>光绪:被「帝王教育」败坏的人</h2> 翻阅翁同龢的日记,我们发现,在大部分读者头脑中,那个清秀、文弱的光绪皇帝,有着完全相反的另一面:暴躁、偏执、骄纵。 事实上,畸形的成长环境中,他的人格始终没有完全发育起来,许多心理特征仍然停留在儿童阶段。 那场著名的改革之所以失败,与皇帝性格中的这种缺陷很难说毫无关系。 <h2>皇帝:最不幸的人</h2> 在中国传统历史上,皇帝不是为国家而存在,相反,国家是为皇帝而存在。 整个国家,就是给皇帝提供服务的庄园;全体臣民,都是皇帝一家人的奴隶;一切制度安排,都以皇帝一家的利益为核心。 「皇帝」对于传统中国的重要性,从这个事实可以看得更清楚,浩如烟海的中国史,归纳起来只记载了两件事: 夺取皇位和保护皇位。 !